梧州正規中級消防員培訓機構排名
梧州龍圩區中級消防員培訓學校,我們針對想要通過中級消防員考試的學員開設中級消防員培訓課程,為學員提供多種班型,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服務,滿足學員全方位的學習需要,面授+網課的形式,學習更加靈活便捷,學員享受充分的自主性。
梧州龍圩區中級消防員培訓學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互聯網教學、面授教學、融合式教學、學習平臺及應用研發、圖書教材出版發行于一體的大型知識服務實體。
梧州龍圩區中級消防員培訓學校,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設了近300家直營分校,1000余名行業優選專業課程研發人員及老師,是一家專注于建工、消安、醫衛、教師、財經領域輔導培訓的綜合性教育服務機構。
獨立的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指每幢建筑物獨立設置水池、(或臨時高壓) 消防給水系統。該系統供水安全可靠,但投資較大,管理較分散。對于重要的高層建筑以及在地震區、人防要求較高的建筑宜采用此系統。
*監管燈:紅色,此燈亮表示控制器檢測到了外部設備的監管報警信號,具體信息見液晶顯示。控制器進行復位操作后,此燈熄滅。
化學爆炸是指由于物質本身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并使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如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而引起的爆炸,炸藥的爆炸等都屬于化學爆炸。化學爆炸的主要特點是:反應速度快,爆炸時放出大量的熱能,產生大量氣體和很大的壓力,并發出巨大的響聲。化學爆炸能夠直接造成火災,具有很大的破壞性,是消防工作中預防的重點。
核爆炸是指由于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的爆炸就屬核爆炸。
滅火器的噴射性能
(1)滅火器的最小有效噴射時間
①水基型滅火器在20℃時的最小有效噴射時間(見表3-1)。
①滅A類火的滅火器(水基型滅火器除外)在20℃時的最小有效噴射時間(見表3-2)。
②滅B類火的滅火器(水基型滅火器除外)在20℃時的最小有效噴射時間(見表3-3)。
④推車式水基型滅火器的有效噴射時間不應小于40s,且不應大于210s。除水基型外的具有撲滅A類火能力的推車式滅火器的有效噴射時間不應小于30s。除水基型外的不具有撲滅A類火能力的推車式滅火器的有效噴射時間不應小于20s。
可燃氣體從噴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噴出,在噴口處與空氣中的氧邊擴散混合、邊燃燒的現象,稱為擴散燃燒。其燃燒速度主要取決于可燃氣體的擴散速度。氣體(蒸氣)擴散多少,就燒掉多少,這類燃燒比較穩定。例如,管道、容器泄漏口發生的燃燒,天然氣井口發生的井噴燃燒等均屬于擴散燃燒。擴散燃燒特點為擴散火焰不運動,可燃氣體與氣體氧化劑的混合在可燃氣體噴口進行。對于穩定的擴散燃燒,只要控制得好,便不至于造成火災,一旦發生火災也易撲救。
消防證考哪些科目?分為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理論知識考試以筆試、機考等方式為主,主要考核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應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理論知識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答題卡答題。共200道題,每題0.5分。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100道、多項選擇題40道、判斷題60道。考試時間100分鐘。
物理爆炸是指裝在容器內的液體或氣體,由于物理變化(溫度、體積和壓力等因素)引起體積迅速膨脹,導致容器壓力急劇增加,由于超壓或應力變化使容器發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質的性質及化學成分均不改變的現象。如蒸汽鍋爐、液化氣鋼瓶等爆炸,均屬物理爆炸。
獨立的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指每幢建筑物獨立設置水池、(或臨時高壓) 消防給水系統。該系統供水安全可靠,但投資較大,管理較分散。對于重要的高層建筑以及在地震區、人防要求較高的建筑宜采用此系統。
室外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指無論有無火警,系統管網內經常保持足夠的水壓和消防用水量,火場上不需使用消防車或其他移動式消防水泵加壓,直接從消火栓接出水帶、水槍即可實施滅火。在有可能利用地勢設置高地水池時,或設置集中高壓消防水泵房,可采用室外高壓消防給水系統。采用室外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其管道內的供水壓力應能保證在生產、生活和消防用水量達到最大用水量時,布置在保護范圍內任何建筑物最高處水槍的充實水柱仍不小于10m。
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在燃燒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濃度的可燃混合氣體,被引火源點燃所引起的燃燒現象,稱為預混燃燒。這類燃燒往往造成爆炸,也稱爆炸式燃燒或動力燃燒。影響氣體燃燒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氣體的組成、可燃氣體的濃度、可燃混合氣體的初始溫度、管道直徑、管道材質等。許多火災、爆炸事故是由預混燃燒引起的,如制氣系統檢修前不進行置換就燒焊,燃氣系統開車前不進行吹掃就點火等。
滅火器選用應注意的問題
(1)A類火災場所應選擇水型滅火器、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
(2)B類火災場所應選擇泡沫滅火器、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滅B類火災的水型滅火器。極性溶劑的B類火災場所應選擇滅B類火災的抗溶性滅火器。
(3)C類火災場所應選擇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
(4)D類火災場所應選擇撲滅金屬火災的專用滅火器。
(5)E類火災場所應選擇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但不得選用裝有金屬喇叭噴筒的二氧化碳滅火器。
物理爆炸本身雖沒有進行燃燒反應,但它產生的沖擊力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造成火災。
配電箱和自備發電機部件的檢查方法
消防電源和消防供配電系統直接為建筑中所有消防設施設備運行提供動力,其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建筑中的消防設施在火災情況下,能否正常發揮作用。這也是消防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本章只涉及中級建(構)筑物消防員掌握的內容,具體檢查內容和方法如下:
1.消防設備配電箱應有區別于其他配電箱的明顯標志,不同消防設備的配電箱應有明顯區分標識。配電箱上的儀表等顯示應正常,開關及控制按鈕應靈活可靠(可由配電室的值班人員帶領現場檢
手搖式地阻表測量方法
接地電阻通常采用ZC型接地電阻測量儀(或稱接地電阻搖表)進行測量。ZC-8型測量儀其外形與普通絕緣搖表差不多,也就按習慣稱為接地電阻搖表。ZC型搖表的外形結構隨型號的不同稍有變化,但使用方法基本相同。ZC-8型接地電阻測量似的結構如圖3-90所示,測量儀還隨表附帶接地探測棒兩支、導線三根(導線5m、20m、40m各一根)。
(a)接地電阻測試儀
(b)連接線
(c)測量接地棒
(1)拆開接地干線與接地體的連接點,或拆開接地干線上所有接地支線的連接點。
(2)將兩根接地棒分別插入地面400mm深,一根離接地體40m遠,另一根離接地體20m遠。
(3)把搖表置于接地體近旁平整的地方,然后進行接線。
①用一根連接線連接表上接線樁E和接地裝置的接地體E′。
②用一根連接線連接表上接線樁C和離接地體40m遠的接地棒C′。
③用一根連接線連接表上接線樁P和離接地體20m遠的接地棒P′。
(4)根據被測接地體的接地電阻要求,調節好粗調旋鈕(上有三擋可調范圍)。
(5)以約120r/min的速度均勻地搖動搖表。當表針偏轉時,隨即調節微調撥盤,直至表針居中為止。以微調撥盤調定后的讀數,去乘以粗調定位倍數,即是被測接地體的接地電阻。例如微調讀數為0.6,粗調的電阻定位倍數是10,則被測的接地電阻是6Ω。
(6)為了保證所測接地電阻值的可靠性,應改變方位重新進行復測。取幾次測得值的平均值作為接地體的接地電阻。
氧化性物質的危險特性主要表現在:(一)強烈的氧化性,氧化性物質多數為堿金屬、堿土金屬的鹽或過氧化基所組成的化合物,其氧化價態高,金屬活潑性強,易分解,有極強的氧化性。氧化劑的分解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受熱或撞擊摩擦分解、與酸作用分解、遇水或二氧化碳分解、強氧化劑與弱氧化劑作用復分解。(二)可燃性,有機氧化劑除具有強氧化性外,本身還是可燃的,遇火會引起燃燒。(三)混合接觸著火爆炸性,強氧化性物質與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混合接觸后,有的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的混合后立即引起燃燒;氧化性物質與強酸混合接觸后會生成游離的酸或酸酐,呈現極強的氧化性,當與有機物接觸時,能發生爆炸或燃燒;氧化性物質相互之間接觸也可能引起燃燒或爆炸。
防火分區的劃分應根據建筑物使用性質、火災危險性以及建筑物耐火等級、建筑物規模、室內容納人員和可燃物的數量、消防撲救能力和力量配置、人員疏散難易程度及建設投資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既要從限制火勢蔓延,減少損失方面考慮,又要顧及平時使用管理,以節約投資。具體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對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都有明確規定。建筑防火分區的劃分原則是:
1.分區的劃分必須與使用功能的布置相統一;
2.分區應保證安全疏散的正常和優先;
3.分隔物應首先選用固定分隔物;
4.越重要、越危險的區域防火分區面積越小;
5.設有自動滅火系統的防火分區,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按要求增加一倍;當局部設系統時,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
1.滅火器選用原則
(1)滅火器選用的一般規定(應考慮的因素):
①配置場所的火災種類。
②配置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
③滅火劑的滅火效能和通用性。
④滅火劑對保護物品的污損程度。
⑤滅火器設置點的環境溫度。
⑥使用滅火器人員的體能。
梧州龍圩區中級消防員培訓學校,開設有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一級消防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推出“網絡+面授+智能題庫”的融合式教學和“講師授課+助教答疑”的雙師課堂。
梧州龍圩區中級消防員培訓學校,公司成立以來,不斷強化自有師資隊伍建設,打造精致課程和教輔產品,自主研發各種智慧學習平臺(應用)助力高效學習,深化屬地教學管理和 1V1 個性化服務,整合社會優質資源搭建人才交流和企業合作平臺,為每位學員提供包括政策咨詢、教學輔導、學習規劃、備考答疑、 就業指導等在內的個性化 “一站式”服務,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和職業循環發展服務體系。
梧州龍圩區中級消防員培訓學校,采用線下面授和線上網絡相結合的模式,實行標準化教學服務管理,2018年在全國分校全面推廣融合式教學,將“錄播+直播+面授”進一步融合,同時,將融合式教學與智能技術相結合,采用三維實景和3D仿真模擬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