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過程中,熔化金屬流淌到焊縫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屬瘤叫焊瘤。 1、 產生原因 操作不熟練和運條角度不當。 2、 防止方法 提高操作的技術水平。正確選擇焊接工藝參數,靈活調整焊條角度,裝配間隙不宜過大。嚴格控制熔池溫度,不使其過高。 九、塌陷 單面熔化焊時,由于焊接工藝選擇不當,造成焊縫金屬過量透過背面,而使焊縫下面塌陷、背面凸起的現象叫塌陷。 產生的原因 塌陷往往是由于裝配間隙或焊接電流過大所致。 十、凹坑 焊后在焊縫表面或焊縫背面形成的低于母材表面的局部低洼部分叫凹坑。背面的凹坑通常叫內凹。凹坑會減少焊縫的工作截面。 產生的原因 電弧拉得過長,焊條傾角不當和裝配間隙太大等。 十一、燒穿 焊接過程中,熔化金屬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叫燒穿。 1、 產生的原因 對焊件加熱過甚。

防止產生冷裂紋,重要結構應選用堿性焊條,焊條在施焊前一定要進行烘干處理,因為未經烘干的焊條內含水分較多,在高溫電弧作用下會分解出大量的氫,從而增加焊縫中的氫含量;仔細清理焊道表面的油污銹跡,避免氫的侵入,使焊接金屬中的氣體能夠充分逸出;選用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和施焊程序,以減小焊接應力。對淬火傾向大的鋼材,應采取預熱、緩冷或焊后熱處理等措施。

碳鋼焊條的編制碳鋼焊條的型號由字母“E”四位數字組成。字母“E”表示焊條;前兩位數字表示熔敷金屬抗拉強度的最小值,碳鋼焊條分E43(熔敷金屬抗拉強度≥420Mpa)和E50(熔敷金屬抗拉強度≥490Mpa)兩個系列;第三位數字表示焊條的焊接位置,“0”及“1”表示焊條適用于全位置焊接(平、立、仰、橫焊),“2”表示焊條適用于平焊及平角焊,“4”表示焊條適用于向下立焊;第三位和第四位數字組合時表示焊接電流種類及藥皮類型,
壓力鋼管的制作和安裝將成為主要矛盾,工程前期共有壓力鋼管14條,約22500t,由于材料復雜(上段為16MnR,下段為610U2低合金高強鋼),板厚度大(最厚達58mm),特別是管道直徑大(φ12499mm),安裝位置復雜,因此不同于常規管道的制作和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