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H-CCT圖法如何評定鋼的抗冷裂性?1. 用臨界冷卻時間評定鋼的抗冷裂性 大量研究表明:當實際冷卻時間t8/5>C’f時,焊接熱影響區熔合線附近不產生裂紋;而當t8/52. 用臨界組織含量作為冷裂傾向的判據 使用低氫焊條焊接低合金高強度鋼,必須保證熱影響區熔合線附近具有以下的組織比例,才能避免產生根部裂紋;對于σb為600MPa的鋼,鐵素體和中間組織(貝氏體)的體積分數要大于40%;對于σb為700MPa的鋼,中間組織的體積分數應大于25%;對于σb為800MPa的鋼,中間組織的體積分數應大于10%。

半自動焊常出現的焊接缺陷 1.管道環焊縫平焊、仰焊兩處位置經常是在進行熱焊時由于熔池溫度過高,焊道熔深增大,且因受重力作用,鐵水下滴,造成焊道燒穿或在仰焊位置形成根焊內凹。 2.根焊道經過打磨清理后,存在著薄厚不均的情況。由于半自動焊熔池溫度高、熔深大,在根焊道較薄的位置如果仍然采用常規的方法進行焊接,極有可能將根焊金屬全部熔化而出現燒穿現象。

焊工技術根據加熱、冷卻方法的不同,熱處理可分為退火、淬火、正火和回火等。11、凡方向和大小都不隨時間變化的電流為直流電、反之為交流電。12、焊接使焊接構件中沿鋼板軋層形成的階梯狀的裂紋叫層狀撕裂。13、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焊接速度增加時,氣孔傾向增大;焊接電流增大時,氣孔傾向增大;電孤電壓升高時,氣孔傾向增大。14、手工弧焊適用于碳鋼低合金鋼耐熱鋼低溫鋼和不銹鋼等各種材料的焊接。15、手工電弧焊可以進行平、立、橫、仰等各種位置的焊接,故應用廣泛。16、手工電弧焊與氣焊和埋弧焊相比,金相組織細,熱影響區小接頭性能好。17、焊接工藝參數是指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18、手工電弧焊主要根據母材的性能、接頭的剛性和工作條件選擇焊條,焊一般碳鋼和低合金鋼主要是按等強原則選擇焊條的強度級別。
常用熱處理方法的目的及實際應用:鋼在固態下加熱到一定溫度,在這個溫度下保持一定時間,然后以一定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以獲得所希望的組織結構和工藝性能,這種加工方法稱為熱處理。熱處理在機械制造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退火 1、 定義 將鋼加熱到適當溫度并保持一定時間,然后緩慢冷卻(一般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退火。 2、 目的 ①降低鋼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變形加工;②細化晶粒,均勻鋼的組織及成分, 改善鋼的性能或為以后的熱處理作準備;③消除鋼中的殘余內應力,以防止變形和開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應力退火等幾種。 (1) 完全退火 將鋼完全奧氏體化,隨之緩慢冷卻,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組織的工藝稱為完全退火。它可 降低鋼的強度,細化晶粒,充分消除內應力。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中碳鋼及低、中碳合金結構鋼的鍛件、鑄件等。 (2) 球化退火 為使鋼中碳化物呈球狀化而進行的退火稱為球化退火。它不但可使材料硬度低,便于切 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熱時,奧氏體晶粒不易粗大,冷卻時工件的變形和開裂傾向小。 球化退火適用于共析鋼及過共析鋼,如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軸承鋼等。 (3) 去應力退火 為了去除由于塑性變形、焊接等原因造成的以及鑄件內存在的殘余應力而進行的退火 稱為去應力退火。 工藝是:將鋼加熱到略低于A1的溫度(一般取600℃~650℃),經保溫緩慢冷卻即可。在去應力退火中,鋼的組織不發生變化,只是消除內應力。 零件中存在內應力是十分有害的,如不及時消除,將使零件在加工及使用過程中發生變形,影響工件的精度。此外,內應力與外加載荷疊加在一起還會引起材料發生意外的斷裂。因此,鍛造、鑄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應采用去應力退火,以消除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