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服裝結構設計中的人體舒適量
一、服裝舒適量構成:形態舒適量、生理舒適量、裝飾舒適量
1、形態舒適量:人體在進行工作、運動等各種活動時,服裝為保證人體活動的安全性、舒適性而配置的余量。
2、 生理舒適量:人體的呼吸等生理活動對服裝所需要的余量。
3、 裝飾舒適量:由于款式造型的各種風格所需求的服裝余量。例:蝙蝠袖。
二、人體舒適量:
1、頸部舒適量:
①、衣領的傾斜度應小于和等于頸部傾斜角,否則會使頸部感到拘緊和壓迫感。
②、一般在結構設計中給予在該部位的舒適量為2~3.5cm,男女運動量不同,內外衣受運動影響程度不同,且頸圍形態大小亦有差異,故舒適量也不同,一般女取下值,男取上值。
③、領子高度:衣領高度不能高于下顎和第一頸椎點。
2、人體軀干部位舒適量:
①、人體軀干部位的生理舒適量:成人因呼吸而需要的舒適量為3cm左右,再考慮皮膚彈性的因素,*小舒適量應為4cm左右,約占凈胸圍的4.7%。
②、人體軀干部位的形態舒適量:當雙手抱合胸部時,胸圍和腰圍都減少,但背寬增加約4cm;挺胸時,胸圍、背寬呈減小傾向,但胸寬增大2cm,這些變化量中包括呼吸引起的變化量。
3、臀部、腰部、膝部舒適量
①、臀部舒適量:臀部運動主要有直立、坐、下、前屈等動作,在這些動作中臀部受影響而使圍度方向增加,臀部在席地而坐、90度前屈時平均增加量是4cm,即臀部舒適量*小要4cm,再考慮舒適性所必需的空隙。因此,一般舒適量要大于5cm,至于因款式需要而增加的裝飾性舒適量則可很大。
②、腰部舒適量:當席地而坐、90度前屈時,腰圍平均增加2.9cm,這是*大變形量;同時考慮腰圍舒適量過大會影響腰部外觀美觀性。腰部舒適量一般取2~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