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裝索具吊具使用前應按施工方案設計要求進行逐件檢查驗收。 11.1.6 起重機運行道路應進行檢查,達不到地耐力要求時應采用路基箱等鋪墊措施。 11.1.7 起重吊裝各種防護措施用料、腳手架的搭設以及危險作業區的圍圈等準備工作應符合方案要求。 11.1.8 起重吊裝作業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吊裝工藝、構件重量及注意事項。 11.1.9 當進行高處吊裝作業或司機不能清楚地看到作業地點或信號時,應設置信號傳遞人員。 11.1.10 起重吊裝高處作業人員應佩帶工具袋,工具及另配件應裝入工具袋內,不得拋擲物品。 11 2 索具設備 11.2.1 起重吊裝鋼絲繩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計算鋼絲繩允許拉力時,應根據不同的用途按表 11.2.1 選用安全系數表:鋼絲繩安全系數 用途安全系數 纜風繩3.5 手動起重設備4.5 卷揚機起重5~6 吊索6~7

汽車吊車馬達磨損原因分析: 液壓馬達的驅動力矩與系統壓力成正比,系統壓力不能保證馬達力矩驅動負載,卻能打開制動,就會出現重物下溜。 出現這種情況時,從故障判斷的思路上,應當想到是液壓馬達和換向閥磨損。但由于馬達摩擦副的摩擦速度和累計摩擦距離要遠大于換向閥,所以首先應考慮的是馬達磨損。一般使用的卷揚馬達為軸向柱塞馬達,引起馬達內漏嚴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缸體與配流盤接合面的磨損2.驅動軸支承軸承的磨損3.缸體壓緊彈簧的壓緊力不足4.柱塞與缸體孔的磨損5.柱塞滑靴的損壞:起重前三條原因均會引起配流盤與缸體間的壓緊力不足,密封不嚴,這是引起馬達嚴重內漏和驅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查出原因后,需要針對上述項目進行修理。液壓泵磨損嚴重,產生嚴重內漏而導致系統壓力降低,其檢修要領與液壓馬達類似,應更換或修理配流盤;驅動軸支承軸承檢查如果松動、磨損嚴重要進行更換;缸體壓緊彈簧可以用眼看或用鋼片尺測量,檢查彈簧的自然回位的尺寸,在檢查是否斷裂,有問題要更換彈簧等。

鋼絲繩的連接強度不得小于其破斷拉力的80%;當采用繩卡連接時,應按照鋼絲繩直徑選用繩卡規格及數量,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長頭一邊,當采用編結連接時,編結長度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且不應小于300mm。 3 鋼絲繩出現磨損斷絲時,應減載使用,當磨損斷絲達到報廢標準時,應及時更換合格鋼絲繩。 應根據構件的重量、長度及吊點合理制作吊索,工作中吊索的水平夾角宜在45o~60o之間,不得小于30o。 11.2.3 吊具(鐵扁擔)的設計制作應有足夠的強度及剛度,根據構件重量、形狀、吊點和吊裝方法確定,吊具應使構件吊點合理吊索受力均勻。 11.2.4 應正確使用吊鉤,嚴禁使用焊接鉤、鋼筋鉤,當吊鉤掛繩斷面處磨損超過高度10%時應報廢。 11.2.5 應按照鋼絲繩直徑及工作類型選用滑車,滑車直徑與鋼絲繩直徑比值不得小于15。 11.2.6 千斤頂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千斤頂底部應放平,并應在底部及頂部加墊木板; 2 不得超負荷使用,頂升高度不得超過活塞的標志線,或活塞總高度的3/4; 3 頂升過程中應隨構件的升高及時用枕木墊牢,應防止千斤頂頂斜或回油引起活塞突然下降; 4 多臺千斤頂聯合使用時,應采用同一型號千斤頂并應保持各千斤頂的同步性,每臺千斤頂的起升能力不得小于計算承載力的 1.2倍。